经济护城河(竞争优势)是企业能常年保持竞争优势的结构性特征,是其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品质。护城河之所以能增加企业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帮助企业长时间地保持盈利状态。有些行业在本质上就比其他行业更赚钱,它们就是寻找护城河的好去处,也是你的长期投资资金要去的方向。
结构性竞争优势的4个来源是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和成本优势。
无形资产:
1)商标权
- 只有能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品牌,或者能巩固消费者对商品的依赖性的品牌,才能形成经济护城河。
- 品牌的创建和维护都需要成本,如果投资不能通过定价权或重复购买等形式创造收益,那么这种品牌就无法创造竞争优势。
2)专利权
- 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特权,并彻底禁止竞争对手销售你的产品。
- 但是专利权是有期限的,虽然不可取消,但却是可以受到挑战。
- 一定要当心那些把利润建立在少数专利产品基础上的企业, 因为一旦它们的专利权受到挑战,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
3)法定许可
- 只有在企业需要通过审批后才能从事经营的情况下,它让竞争对手很难甚至不可能进入你的市场。
- 不过它通常都无法借助经济监管左右产品价格。
转换成本:
- 客户从A公司产品转向B公司产品省下的钱,低于进行转换发生的花费,它们的差额就是转换成本。
- 转换成本是多种方式的,比如与客户业务的结合、财务成本和重新培训的时间成本等。
- 转换成本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强化或弱化。
- 转换成本高的行业 - 服务软件,金融银行,能源配送,医疗卫生设备;转换成本低的行业 - 零售,餐饮,包装商品。
网络效应(关系网):
- 随着用户人数的增加,它们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也会提高。它创造了一个有效的循环,在不断挤出小型网络的同时,扩大主导型网络的规模。随着规模逐渐膨胀,这个主导型网络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大。
- 特别是非排他性商品(同一个时间里可以有多人同时使用):信用卡,服务软件Microsoft,ebay等等。
成本优势:
- 成本优势对那些价格影响客户采购决策最大的行业最为关键。
- 虽然成本优势在某些时候具有持久性,但它也会瞬间消失,所以需要认识到企业的成本优势是否能轻易复制(可替代性)。
1)低成本的流程优势
- 如果新进入的企业无法迅速复制其生产流程,或是即便能复制也没能破坏整个行业的运行规律,那么建立在流程基础上的成本优势就可以形成暂时性护城河。
2)地理位置
- 这种成本优势更具持久性,因为地理位置不容易复制(比如有特别地理环境限制的垃圾场),企业往往可以形成局部垄断。
3)与众不同的资源
- 一流的自然资源(钻石、石油、食盐、天然气输送管等)更是无法复制。
4)规模优势
- 最关键的并不是企业的绝对规模,而是和竞争对手相比的相对规模。
- 大型配送网络或是对利基市场的统治,可以为企业创造强大的成本优势,尤其是在以服务为导向的行业中。
- 生产规模/生产设施越接近100%的生产容量,盈利性就越高,也就越有可能把房子和水电费等固定成本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如果从通过扩大销售来分摊固定成本的角度看待规模效应,那么非生产性企业同样也可以受益于规模经济。
————————————————————
护城河被侵蚀:
- 技术上被竞争对手替代。尤其是那些没有标准制定能力的技术销售型企业,因为技术性企业的成功,几乎完全依赖于它们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推出新产品。
- 技术落伍,比如胶卷,报业和长途电话业务。
- 行业结构的变迁。比如沃尔玛和其他大型连锁零售商的出现,导致消费品生产商的运营机制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恶化。
- 非理性竞争对手的进入。
- 某些(破坏性)增长可能会侵蚀企业的护城河。当一个企业在没有护城河的领域寻求增长时,或者过度投资于缺乏竞争优势的业务时,也就是在亲手填平自己辛辛苦苦挖出来的护城河。
————————————————————
虚假的护城河:
- 优质产品。如果企业没有可以保护自己业务的经济护城河,即使在短期内有优质的产品获得利益,竞争对手迟早会抢走其利润。
- 高市场份额。并不是企业是否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而是它如何赢得市场,企业的主导地位是否坚不可摧。某些情况下,巨大的市场份额根本就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优势。
- 有效执行和卓越管理。在有很好的护城河的条件下,人为管理相对之下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
评价企业的盈利性:
资产收益率(ROA)
- 指企业利用每1美元所创造的收益。如果非金融公司的资产收益率能始终达到7%,它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傲视群雄。
股东权益回报率(ROE)
- 体现了公司对股东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等于单位股东权益所创造的利润。
- 只要企业的ROE长期达到或超过15%,那么它就更有可能比那些低于该临界值的企业拥有护城河。
- ROE的一个缺陷是:企业可以在盈利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通过大量举债提高ROE,因此我们应该把ROE和企业的负债规模同时考虑。
投资资本回报率 (ROIC)
- 最能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投资于企业的全部资本转化为利润的报酬率,不考虑资本的来源是资产还是负债。它虽然包含了负债,但剔除了高杠杆公司通过负债提高ROE的弊端。
- 在没有外部融资的前提下,一家公司的经营利润增速不可能高于ROIC。也就是说,一家ROIC为20%的公司营业利润增速(盈利增长)不会高于20%。
市销率(price-to-sales,简称P/S)
- 特别适用于周期性企业或因某种原因而暂时出现亏损的企业。
- 如果一家公司以前一直拥有丰厚的净利率,但当前市销率却很低, 那么市场就有可能看低这家公司,因为其他投资者很可能会把盈利能力的暂时下跌看成永久性的。但如果这家公司能恢复到以前的盈利水平,那么,它的股票就有可能是值得买进的便宜货。
市净率(price-to-book,简称P/B)
- 等于公司股票市值与账面净资产(投资于企业的全部有形资产)或股东权益之比。
- 即使公司A和公司B具有相同收益或现金流,构成其净资产的实体性资产也有可能相去甚远。对于铁路或制造型企业之类的资产密集型企业,账面净资产是能创造收入的大量实体性资产,比如机车、厂房设备和存货;对于技术型企业之类的服务性公司,创造收入的资产却是人员、理念 和流程,但这些资产并不反映在公司的账面上。
- 创造经济护城河的竞争优势,大多并不反映在企业的账面资产中。比如品牌。
- 所谓的商誉会计处理方法也会增加账面净值。商誉只有在一家公司收购另一家公司时才会出现。在评估股票价值时,我们最好还是从账面净值中剔除商誉价值——尤其是在市净率漂亮得令人难以置信时,因为庞大的商誉资产可以让账面价值急剧膨胀。
- 但是市净率尤其适用于金融服务业。金融企业的资产一般都具有极强的流动性(想一想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贷款),换句话说,金融服务企业的账面净值非常接近它们的有形资产价值。在这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对 一家金融公司,不寻常的低市净率可能说明账面净值有问题——或许公司存在某些需要计提的不良贷款。
市盈率(P/E)
- 最能代表创造价值的现金流,但市盈率也有问题:收益本身是一个干扰极高的指标。
- 首先看看公司在顺境和逆境时的表现,再想想未来会比过去好转还是恶化,最后再估计公司的年均收益。
- 如果一只股票的市盈率低于同行业中的其他股票,既有可能说明这家公司极富投资价值,也有可能是这种股票只配有这么低的市盈率,因为它的资本回报率本来就很低,出现强势增长的希望就不大,或是竞争优势本来就很弱。
市现率(price-cash flow ratio,简称PCF)
- 现金流本身就足以精确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因为它再简单不过地说明了流进、流出企业的现金数量。
————————————————————
影响企业估价的4个重要因素是:
1)增长率 - 企业在未来所能创造的现金流
2)风险 - 预测现金流变成现实的可能性
3)资本回报率 - 维持业务增长需要多少投资额
4)经济护城河 - 企业创造超额利润的持续时间
1. 随时牢记影响估价的4个因素:风险、资本回报率、竞争优势和增长率。
2. 综合运用多种工具。
3. 耐心就一定会有回报。
4. 挺得住,不要慌张。
5. 做你自己,不要盲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