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疗愈身心的书目疗法:在对的时间读对的书

 “书目疗法”也称为“阅读疗法”,是藉著读者与文献的互动来达到情绪疏解、注意力转移、感情触动、共鸣与投射,来使哀伤者能建立自信,有满足而能面对问题与管理问题。 “透过特定方向性之阅读,引导解决个人问题。” (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1981) “书目疗法”(Bibliotherapy) 一词源自1916年 Samuel McChord Crothers (1857-1927) 所提,Crothers是基督教一神论牧师(Unitarian minister)及作者,他首次在 Atlantic Monthly《大西洋月刊》的一篇名为“A Literary Clinic” (文学诊所) 的文章中介绍了这词。Bibliotherapy语源来自古希腊文,biblio是“书籍”又或“圣经”的意思;therapy则是“治疗法”,因此bibliotherapy就是“使用书籍治疗疾病的方法” 2009年英国的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包含音乐聆听、品茶、喝咖啡、电玩游戏等各式各样放鬆身心的娱乐活动当中,效果最为显著的就是阅读,透过文字能让压力下降的程度高达百分之六十八。 书目疗法只是一个名称,能够执行的方式却并不只有一种,包括但不限于一个人阅读、跟辅导师/心理师搭配阅读、一起阅读的读书会等等,同时可以有视觉(作品相关的插图、漫画、照片等)、实物(作品中出现的东西比如帽子、贝壳、面包等)、听觉(音乐、歌曲、大自然的风雨声等)、艺术(涂鸦、画画等)不同的搭配。 书目疗法大多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但不一定要经典名著,可以是诗、小说、散文;也可以是杂志短文或歌词;可以是完整的作品、也可以是节录。说到底,只要是适合当下的自己,并且自己能够接受和感觉舒适的就行了。 到底书目疗法怎样可以帮助一个人?其中最常被应用的就是儿童故事书或绘本。通过故事书我们教导孩子各种道德价值观、面对上学的恐惧、克服与父母分离的焦虑等等。二战时期的图书馆着重在帮助士兵们疗愈战场上的创伤。在医院里的图书馆可以让患者通过宗教或心灵的书籍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也可以通过医学类的书更了解本身的疾病。有精神/情绪困扰的人可以透过书籍了解相关的医学科普,从而更懂得如何应对本身的精神/情绪状况,也可以从适合的书里找到坚持的力量、对生活的

【庞氏风暴】读后感:从投资看人性

图片
  “庞氏骗局”闻名已久,可是也许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今天大家所熟悉的“金字塔”或直销模式都是源自于此。他的生意从1919年开始,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想过当时这套由他开创的模式对世界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当然这个影响是好是坏已经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判断了。 书中有些细节都模糊带过了,比如跟牧师成立的机密小组若真的闹得那么大,还惊动了市长和警察局,结果他们一走了之后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到后期他的事业搞得闹哄哄,却没有提过他的家人(妻子)对他的这些行为的反应。我会好奇他的家人究竟是支持他的,还是不赞成?也有可能是他在叙述的时候选择不交代或忽略这一块。 若书中所说的关于他的际遇都是真实的,那么这个人物的个性是充满矛盾的。他似乎很聪明学历也不低,可以曾经应聘为银行职员和图书管理员,服刑时期也可以在办公室里做写信和翻译的工作,可是他却一再被朋友欺骗和陷害入狱。他总是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各种商机,在金融和财经上所表现的精打细算和八面玲珑,很难让人相信他会如此单纯地轻易信任别人。 他可以为了一个“善良”的护士而捐献大面积的皮肤,同时牺牲掉差不多要成功的有丰厚利润的水电工程。他因为想阻止大规模杀戮事件而冒险成立机密小组。然而他后来是以金融投资骗局来获取大量金钱。信任、勤劳、聪明、善良、正义、圆滑、冲动、狡诈…… 这就是一个复杂的人。 正如他所说的,“我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我只想做我想要做的事情。” 这场“庞氏骗局”可以说是从国际回邮代金券开始,一个平常得人们觉得理所当然而毫不在意的邮费,偏偏他就在这不起眼的平常事里看见了商机。从某方面来说他的商业头脑和勇于突破旧有框框的思维是值得赞许的,只是他用了不正确的方法。可是从他的角度来看,他开创的这个投资模式并不算犯罪,最多只能说在法律边缘打擦边球。 “我的技巧很简单,就是要向他们绘制一幅无与伦比的财富蓝图,或者说向他们讲述一个十分诱人的财富计划。” 其实所谓的骗局,有时候是投资者在自己欺骗自己,可能明知道这么高利润的投资十有八九是不实际的,仍想试一试、搏一搏;甚至有的人明知道这样的投资有问题,也自以为能掌控一切在亏损前及时抽身,可是最后我们看到的是,几乎没有人可以保持清醒到最后,包括庞兹本人。 投资不应该是投机,撇开金融经济的那些数字计算,投资真正考验的是人性。庞兹也许谈不上专业或高智商,但他懂人性,知道怎么去说服一个投资者,这也算是

【疗愈,从感受情绪开始】阅读笔记:少一点去想,多一点去感受

图片
  我们的社会普遍上有一个认知就是:情绪都是负面的。于是从小我们都在学习着要控制情绪、否定情绪,甚至推开情绪。然而,情绪应该是一个中性的名词,情绪就是情绪,没有好坏和对错之分。不同于“理性脑”,我们常常无法控制会有哪些情绪出现,可是我们可以尝试掌控如何去回应情绪。 “真正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任何负面情绪,而是能够健康面对和接纳各种情绪的来临。” 情绪是一种指引,能够引导你发现内心深处真正的感受和需要,甚至可能是一些潜意识中遗忘掉的伤痛。我们大多时候在检视过去的创伤或伤痛时都是理智的分析,想着“如何”痊愈,也有的会以为事件已经结束了,相关人已经离开了,把它忘掉就可以慢慢放下。但是有过类似经验的人都知道,心理创伤并不是离开以后就能痊愈的。 有时候会觉得,“去感受也没有用”,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也弥补不了所失去的。可是如果一直把所受到的伤害压抑在心底,不但无法复原,甚至可能会导致心理和身体的各种问题,迟早会不胜负荷而垮下来,到时候我们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变成这个样子。 今日的社会仍然普遍认为,展现情绪等同于软弱,所以感受情绪也是需要勇气的。而且感受情绪的过程其实一点都不愉快,当你必须赤裸裸地直面痛苦和创伤时,有时候甚至会觉得焦虑和压力。即使只是自己偷偷地去检视,也没有多少人喜欢揭开伤疤,但是只有坦诚地去面对、去感受,才能有机会放下。 “要先拥有情绪,才能让情绪离开。” 很多时候为了避开感受,我们会不自觉地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防卫机制,比如忙碌、比如抽烟、比如唠叨、比如酗酒…… 任何成瘾的行为,都是为了减轻痛苦,让我们可以不用去想、不用去感受。 我们需要察觉和理解自己的防卫机制,不然的话防卫机制就会压抑真正的情绪和感受,长久下去就会引发心理和身体健康的问题,很多的焦虑症、忧郁症、头痛、皮肤炎症、免疫系统等问题其实都跟压抑已久的情绪有关。 复原是很缓慢的,而且也必须缓慢。只有慢下来,去观察内在和外在的世界,才能更进入自己的内心。每个人放慢步伐的方式都不一样,只要可以暂时放松心情,在觉得安全的空间里慢慢地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都是一种自我疗愈的尝试。 “创伤无法比较,痛苦也无法比较,所有的情绪和感受都是真实的。不管以前发生什么事情,你的经历都是真实的,感受都是重要的,这些情绪都需要好好被倾听,而不是被评价或埋藏。” 把自己的情绪归咎于别人虽然比较容易和轻松(都是因为他我才会这

【病由心生】阅读笔记:学习掌控情绪,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

图片
  约翰·辛德勒(John A. Schindler)是美国的著名心理谘询专家,倡导“情绪健康”的理念。他在美国开闢了“快乐度过每一日”的健康专题,并将其讲座集结成书。他的第一本著作 "How to live 365 days a year" 在1955年出版,过后几十年前后被翻译成多个版本,也畅销至今。 大多数人一直都把心理和生理分开,从来没有想过心理/情绪是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陆续开始有了关于情绪会诱发人类生理疾病的相关研究,同时探索那些造成这种生理紊乱的原理。 通过作者在职场上的经验,书中列举了许多的个案,说明心理情绪会影响生理健康。 “大多数情绪性疾病的病因都是起源于一些看似不重要却循环反复的不良情绪,比如日复一日的焦虑、恐惧、气馁和渴望。 ” 当你生气的时候 - 你的血液比任何时候都要凝固得快,循环系统中的血细胞数量会增加,血液会自动远离消化道。你的心跳会明显加快,血压会一下子升得很高,最可怕的后果是导致大脑血管破裂。因此愤怒的情绪不仅会使人的心血管系统发生变化,甚至还会促使心脏病的发生。 当你紧张的时候 - 紧张的情绪可以放大并加重轻微的痛感,从而导致各种的肌肉紧张或疼痛。比如脖子(颈后肌)酸痛,腹部绞痛,咽喉肿大导致吞咽困难甚至窒息。 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 - 没有胃口,胃疼,胃胀气,结肠抽搐疼痛…… 胃口和人的心情息息相关,胃部是最敏感、最容易受到情绪变化影响的器官之一。 因为情绪的敏感和极端变化而引起的一些病症还包括偏头痛,皮肤炎,过度换气(呼吸急促),抽筋,内分泌失调等等。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疾病都是因情绪而起,但是相信良好的情绪能够改善我们的健康。 最显而易见的是通常生活简单、学历不高的人比起高智商、有才华的人快乐许多,也很少听见他们抱怨身体的不舒服。情绪支配的能力跟智商是不对等的。通常智商高的人想的越多、烦恼越多、纠结越多,身体病痛自然也跟着变多了。 “健康生活的第一要务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所以很显然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训练并掌控自己的心态。” 从前到现在,社会追求的是经济成长和进步,人们跟着追求的是学识和学术,但一直没有专门学习情商的课程或训练。近年来心理咨商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心理学或情绪治疗也更普及化,但事实是更多人其实对情绪和心理还有着各种误解和偏见。 “成熟是一种态度,是在认识自己和

(短视频)滚滚红尘

 

(短视频)红树林

 

(短视频)海上夕阳